富平之战

公元1130年金军击败宋军反攻的战争
富平之战是在宋金川陕之战中,金军为攻占陕西在富平(今陕西富平北)地区,击败宋军的一次大规模作战。[5][1]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军攻取临安宋高宗先后逃亡到定海、昌国台州温州,次年二月,金军主将完颜宗弼北归时被韩世忠等人打败,四月,金军北归,宋高宗结束五个月的海上逃亡生活。[2][6]宋高宗返回后,担心金军再次南侵,便命驻防西北川陕地区(今陕西南部四川北部)的张浚适时进兵,以牵制金兵,使他们无力南侵。[7]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九月,张浚调集刘锡、刘锜、孙渥、吴玠、赵哲五人统领陕西五路二十万宋兵,以刘锡为统帅,在陕西富平一带和金军展开对抗;[7][8]金军命完颜宗弼、完颜娄室两路大军在富平毗邻的下邽县(今陕西渭南)会师,由完颜宗辅为主将,谋划夺取陕西。[9]二十四日,金军分左、右两翼向宋发动进攻,右翼完颜娄室带军袭击宋营,宋军溃乱逃窜;左翼完颜宗弼一路遭到宋将刘锜带领的泾原军的坚决阻击,陷入激战。[10]直到金将完颜娄室派兵营救,完颜宗弼一支才脱离困境,而宋军却迟迟未来援助。随后,完颜娄室集中兵力进攻宋将赵哲所领的环庆军,环庆军孤立无援不敌,主将赵哲临阵擅离所部,环庆军战败,随后,宋军其他各路军队也溃败,金军大获全胜。[10][11]
富平之战以宋军惨败告终,导致陕西大部分地区落入金军之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十一月,金国将陕西地区划给伪齐[a]统治。[12][13]富平之战打乱了金朝灭宋的计划,但南宋惨败军心溃散让川陕地区的宋兵失去了继续抗金的可能,将领之间的矛盾也加剧,投降西夏、金国的将领增加;而金军在富平之战胜利后,继续南下入蜀,企图全面占领川陕地区。[14][15][16]富平之战金军能以少胜多与金军的骑兵优良、全军团结有关;南宋失败与主帅轻敌、用人不当、各军之间缺少合作有关。[17][4][3]古今学者对富平之战意义的评价褒贬不一,《宋史》中认为富平之战虽失利,但是保障了南宋东南、江淮等地的安全;[18]宋史研究大家何忠礼等人认为富平之战没有任何积极意义。[10]

战争背景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宋高宗听从张浚关于“中兴当自关陕始,虑金人或先入陕取蜀,则东南不可保”[19]的意见,加强西北边防。张浚积极组织兵力经营川陕,以牵制金军主力,借以减轻金军对东南地区的压力。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二月,金军攻陷临安宋高宗海船先后逃亡定海县昌国县台州温州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金将完颜宗弼[b]从镇江北归时被韩世忠袭击,金军大败后退入建康东北地区黄天荡,在韩世忠、岳飞的人的进攻下,将完颜宗弼困于黄天荡四十八日,史称“黄天荡之战”,打破了金军主力短期消灭南宋的意图。四月中旬,金军渡江北归。宋高宗从温州北上到越州,结束了五个月时间的海上逃亡生活。[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