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王朝

1273年到1918年间的欧洲王朝
1
2
哈布斯堡王朝英语:Habsburg dynasty,德语:Habsburger Dynastie),是由13世纪兴起于瑞士哈布斯堡家族(英语:HABSBURG,德语:Habsburg City)建立,统治中欧640余年的帝国政权。[1][2][3]
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不久夺取奥地利。到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取得了尼德兰西班牙葡萄牙、西葡海外殖民地的统治权。[1][4][5]三十年战争”爆发后,哈布斯堡王朝在西欧的优势逐渐丧失。法荷战争后,波旁王朝独霸欧洲,哈布斯堡王朝没落。[6][7]1686年,奥地利加入“奥格斯堡同盟”对法作战,哈布斯堡王朝国际地位得到恢复,又在1699年朝击败土耳其,夺取匈牙利[8][9][10][11]1701年,波旁王朝企图吞并西班牙,奥地利加入反法大同盟对法作战,战后其实力得到加强。[12][13][14]1763年,奥地利在“七年战争”中失败后,基本失去对德意志的控制。[15][16][17]法国大革命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率先出兵干涉,此后又数次加入反法联盟对法作战。1806年,拿破仑解构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进入奥地利帝国时期。[18][19][20]
1814年10月,维也纳会议召开,奥地利获得波兰意大利多处领地,重新取得德意志的领导权;此后,奥地利帝国先后参加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与俄国普鲁士等国一起主导欧洲秩序。[21][22]1830年,奥地利帝国德意志各邦和意大利爆发革命,哈布斯堡王朝虽然镇压了革命,但是其主导的欧洲秩序——梅特涅体系已日趋瓦解。1848年,在欧洲革命的影响下,奥地利帝国多地爆发革命。1859年,意大利法国的支持下开始统一运动;哈布斯堡王朝出兵镇压却战败,被迫签订《苏黎世和约》,退出意大利伦巴底地区。1866年,奥地利普奥战争中失败,正式退出德意志。1867年2月,随着境内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哈布斯堡王朝被迫与匈牙利达成协定,将帝国改组为二元制君主国,哈布斯堡王朝进入奥匈帝国时期。[23][24]
奥匈帝国向南在巴尔干地区扩张,与俄国冲突日益加剧。1875年俄土战争爆发,英、奥两国达成协定联合对俄国施压。在德国斡旋下,各方签署《柏林条约》,奥匈得以占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省,俄国因而与法国结盟。随后德、奥、意三国结成“三国同盟”集团;英国为反制德国的扩张,先后联合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集团。[25][26][27]1908年10月,奥匈宣布正式合并波黑两省,遭到塞尔维亚民众反对。面对塞尔维亚国内高涨的反抗浪潮,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前往检阅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萨拉热窝事件”爆发,拉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序幕。奥匈帝国战败,并在1918年11月3日宣布投降。同年11月12日,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成立,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宣告灭亡。[28][29][30]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