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

中国现代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8日)[6],原名木官,字警民 [1],笔名西谛郭源新[6],中国现代文学家 、文物收藏家、鉴定家[2]、考古学家、藏书家[7] 、社会活动家[2],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8]其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郑振铎文集》[9] 《文学大纲》《玄览堂丛书》《中国古代版画史略》等。[6]
郑振铎出生于浙江永嘉,曾就读于永嘉第一高等小学,1911年春进入温州府官立中等农业学堂,1913年秋考入入浙江省第十中学。[10]1917郑振铎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并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作为学生领袖参加运动。[7]1921年,郑振铎发起中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11]“四·一二”之后,郑振铎参加抗议集会和游行,与胡愈之等人写抗议信致国民党当局,几遭逮捕,于是离开上海欧洲避难、游学。期间郑振铎研读了大量中国小说和戏曲类书籍,编写了《巴黎国家图书馆中之中国小说与戏曲》等文献,在伦敦博物馆研究、抄录敦煌“变文”资料等。[12]1928年郑振铎回国,并于1931年撰写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等作品。[13]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振铎致力于保全和整理民族文献的工作。郑振铎发起并联合上海几位爱国老学者,与有关当局、中央图书馆合作秘密抢救和保全了一大批民族文献、珍贵古籍,并整理编写成目录,为中国追索被劫文物行动提供重要的依据。[14]1954年,郑振铎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2] 1958年10月18日,郑振铎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阿富汗等国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享年60岁。[1]
郑振铎是"五四"爱国学生运动领袖之一,新文化运动著名旗手。[7]郑振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促使新文学现实主义主潮的形成。[15]郑振铎最早提倡以现代的文学观念和科学方法来“整理旧文学”,其代表作《文学大纲》和《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开拓了世界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著述的新视野、新格局。[16]郑振铎提出了文物保护的原则、方法以及法令等,使文物保护工作渐入正轨。[17]另外在翻译领域,郑振铎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著作,开创性地提倡了译者主体等理念,填补了中国翻译领域相应的空白。[18][19]

人物生平

学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