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

《水浒传》中的虚构人物
潘金莲是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人物,出场回数为第24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至第26回“偷骨殖何九叔送丧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她美貌出众,眉似柳叶、脸如桃花、身段窈窕,但生性放荡、不安本分,是《水浒传》众女性中典型的荡妇形象。[1][2]
在《水浒传》中,潘金莲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使女,被主人强行嫁给卖炊饼的武大。因为武大面貌丑陋、不解风情,潘金莲常与他人偷欢,甚至勾引武大弟弟武松,被武松严词拒绝。财主西门庆对潘金莲见色起意,在邻居王婆的包庇下,两人每日在王婆家中寻欢作乐。前来捉奸的武大被西门庆踢翻,一病不起。潘金莲用砒霜毒死武大,杀人灭口。然而武松接到武大托梦诉冤,经过调查得知真相,报官无门后手刃潘金莲为兄报仇。[1]
潘金莲勾引小叔、谋杀亲夫的荡妇形象衍生出诸多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明代文人小说《金瓶梅》,此外还有戏曲、话剧甚至音乐、影视、舞蹈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采用其人物形象。[3]在不断的改编演变过程中,潘金莲的形象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时代色彩,尤其是“五四”时期剧作家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为她翻案,刻画了一个反封建的觉醒女性潘金莲的形象。当今的潘金莲不再局限于荡妇的身份,而是成为了一个意蕴丰富的文化符号。[4]

形象设定

外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