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

新加坡国父
李光耀(Lee Kuan Yew,[7]1923.9.16-2015.03.23),[8]新加坡华人,是新加坡第一任总理,被誉为“新加坡国父”。[1][2][5]
李光耀出生于新加坡,自小接受英语教育。1936年考入新加坡英校莱福士书院初中部就读,五年后升入高中部,由于日本军事占领新加坡而未能完成高中学业。[2][9]在日本军占领期间,李光耀在日军报道部工作过,也曾当过黑市经纪人以维持生计。[2]1946年二战结束后,李光耀留学英国,就读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简称伦敦经济学院,LSE: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与剑桥菲茨威廉学院(Fitz:Fitzwilliam College,Cambridge),并于1950年获得律师资格。[2][9][5]同年,李光耀回到新加坡开始律师工作,[2][5]1954年成立人民行动党并担任秘书长,次年当选立法议会议员,[2][5]1959年带领人民行动党获得立法议会多数席位,成为第一任总理,[2][5]1990年卸任,[5]1991年开始担任总理公署高级部长,1997年担任内阁资政,2011年从内阁退休。[2]2015年3月23日,李光耀因重症肺炎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1岁。[1][5]2015年3月29日下午14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国葬[10]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李光耀中国改革友谊奖章[11]
在李光耀执政期间,他为新加坡建国独立奠定基础,[3]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形成了其独特的“新加坡模式”。[12]政治上,李光耀带领新加坡获得了独立国家地位,[13][14]并且建立了“新加坡模式”下的一党长期执政。[12][15]经济上秉持“实用主义”的发展观,[16]早期大力发展制造业,并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促使新加坡向自由市场转变;之后又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了新加坡经济腾飞。[17]外交上,李光耀领导下的新加坡形成了大国平衡战略,既与美国建立经济、军事合作,同时也接触中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影响。此外还促进了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18]正面评价认为李光耀为新加坡主权独立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3]负面评价则认为他政治上阻碍了多党民主,打压政治对手,并且严格控制媒体舆论,限制表达自由。[1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