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

急性传染性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1][2]该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2]
疱疹性咽峡炎通常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可影响进食,少数可有高热惊厥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2]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病程一般4~6天,预后良好。[2]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2]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措施包括注意手卫生、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以免交叉感染和接种疫苗[4][5]

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相关致病病毒: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B型埃可病毒[2]
肠道病毒71型为典型的小 RNA 病毒颗粒,属于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全长约7.4kb(7.2 ~8.5kb),含有丰富的腺嘌呤核苷酸和尿嘌呤核[gān]酸,存在E和F两种病毒颗粒,E颗粒为空心的缺陷结构,F颗粒是实心的成熟病毒颗粒。[6]根据病毒衣壳蛋白 VP1 核酸序列的差异,可分为 ABC三个基因型,B和C型各自包括 B1 ~ B5 和 C1 ~ C5 五个亚型;A型多流行于美国,B 型和C型全球分布,中国大陆传播较为广泛的是C4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