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角鸮

鸱鸮科角鸮属鸟类
西红角鸮(学名:Otus scops),别名普通角[xiāo]、红角鸮,是鸱鸮科角鸮属鸟类。[1][3]体长16-21厘米,体重60-135克。雄鸟面部灰褐色,虹膜黄色,嘴暗绿色。耳簇羽显著,有黑色条纹。体色有灰色与棕栗色两个色型,灰色型上体为灰褐色,有密密麻麻的黑褐色虫[]状斑,并散布棕白色斑点。下体灰褐色,有黑色的羽干纹和暗褐色纤细横纹。尾部灰褐色,脚灰色。棕栗色型,背部、胸部甚至全身有棕栗色光泽,上体黑色,肩羽白色,下体有较细小的条纹。[2][5][6]
西红角鸮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西部与中部、非洲。栖息于开阔、半开阔的阔叶林地,包括公园、果园和种植园等。主要捕食昆虫,例如蟋蟀蚱蜢甲虫蛾类,也吃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等。[4][2][5][6]
2021年,西红角鸮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定为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同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等级为无危(LC)。[4]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CITES Appendix II)。[8]

命名与分类历史

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在他所著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十版中描述了欧亚角鸮,引用了1599年意大利博物学家尤里斯·阿尔德罗万迪(Ulisse Aldrovandi)的描述,将其与所有其他猫头鹰归为林鸮属Strix),并为其赋名“Strix scops”[9][10]根据国际鸟类学会发布的世界鸟类名录(IOC World Bird List)(Version 12.1),西红角鸮已归入角鸮属Otus)。[11]红角鸮学名为Otus scops,后被分为两个物种,其新疆亚种Otus pulchellus)独立为种,命名为西红角鸮,沿用学名Otus scops;而红角鸮的学名改为Otus suni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