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属

虎耳草目芍药科下的一属
芍药属(学名Paeonia L.),属于虎耳草目(Saxifragales)芍药科(Paeoniaceae)下的一属,全属共35种植物,中国有11种[1][2][3]。该属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少数种类在东北华北及长江两岸各省也有分布。[2][3]芍药属在分布区南端的种类都生长于海拔2500m以上的山地,而在北部则见于低地。芍药属植物的一些种类虽然出现于亚热带,但其环境是温带型的,是典型的温带属植物。[4]
芍药属植物为灌木、亚灌木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或具纺锤形的块根。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单花顶生、或数朵生枝顶、或数朵生茎顶和茎上部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大型;苞片披针形,叶状,大小不等,宿存;花瓣5-13枚(栽培者多为重瓣),倒卵形;花盘杯状或盘状,革质或肉质,完全包裹或半包裹心皮或仅包心皮基部。蓇葖成熟时沿心皮的腹缝线开裂;种子数颗,黑色、深褐色,光滑无毛。[3]一般于春夏季节开花。[5]
芍药属植物被广泛种植为观赏植物,具有观赏性[6][7]。芍药属油用植物种籽成分丰富,具有营养及保健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工业中。[8]中国药用典籍记载,芍药属植物是古老的药用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的根和牡丹(Paeonia × suffruticosa)的根皮以及花朵均可作为中药材入药。[9][10]
芍药属植物为常异交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种胚发育率仅约20%,种子产量低导致了种群扩繁较难。此外,人为破坏也是芍药属植物濒危的重要因素。[11]2011年、2013年以及2019年分别有三个芍药属植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12][13][14]2013,芍药属共有34种被收录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15]2021年,除被列为一级保护植物植物以及未收录植物外,白花芍药Paeonia sterniana)以及芍药属牡丹组(Sect. Moutan)的植物均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二级保护植物[16]

属名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