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

个人手持式无线电话系统
小灵通又叫无线市话,英文简称为PHS(Personal Handphone System),其核心技术出自日本运营商NTT,是日本数字无绳电话系统,于1995年7月在日本部分地区正式投入运营,不久后这种技术传到了中国。中国的第一部小灵通于1998年1月在浙江余杭问世。从定位上来说,小灵通是普通百姓使用的通信工具[2][5][4]
小灵通采微蜂窝技术,将用户终端以无线的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使传统意义上的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用户可在小灵通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实现通信[2]。其收费标准与当时的固定电话相近,能提供固定电话所具有的各种功能。另外,无线市话支持一定速率的数据传输业务,并且充分利用了现有固定电话网资源,无需重复投资建网[6]
2003年小灵通用户增长率接近100%,从2002年的1314万户迅速增至3500万。同年,小灵通系统设备投资规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截止年底,全国小灵通网络拓展到国内31个省份的约400个城市[7]。2006年,小灵通用户量突破了1亿大关。2010年,小灵通宣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正式退市,为3G让路。不过由于小灵通用户群体过于庞大,停服时间一再拖延。到2014年,国内原有的小灵通基站被关闭,小灵通正式在中国退市[4]

核心技术

小灵通也和GSM/CDMA一样,均采用蜂窝技术,而与它们所用的宏蜂窝技术不同的是,小灵通采用具有自身特点的微蜂窝技术。小灵通采用的微蜂窝技术,它们的发射功率相比与传统2G手机要小很多,所以小灵通建立的基站是每隔几百米就会建立一个。手持的小灵通终端发射功率数量级一般在毫瓦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人体的辐射较小,对孕妇、老人等特殊人群有一定保护作用,所以小灵通也被称为环保电话。由于小灵通基站多,它遵循多重覆盖的原则,在同一个地方可能有1~4个不同基站覆盖,而传统2G手机却做不到这一点,所以损坏一些并不会对小灵通的网络造成太多的影响。而且小灵通技术是将其移动网络接入到固定电话网络中,所以小灵通的通话质量和其他手机相比,通话更加清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