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麝

麝科麝属食草动物,IUCN濒危物种
喜马拉雅麝(学名Moschus leucogaster),别名白腹麝,[2]麝科麝属食草动物。体长86-100厘米,体重13-18千克,尾长4-6厘米。头部为灰褐色,[3]颈下绝无异色带纹,[5]耳朵为棕色,具有灰白色边缘和灰白色内部,[3]耳尖钝圆。[5]喜马拉雅麝没有角。[3]
喜马拉雅麝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主要在不丹印度北部(锡金)、尼泊尔和中国的一小部分地区。[6]主要生活在草地、灌丛和稀疏的森林中,例如冷杉林[6]海拔3000-4300米。[3]其是食草动物,喜食松萝苔草和各种树叶,也爱采食苔藓[6][2]
人们对喜马拉雅麝的现状了解甚少。2014年,由于过度捕猎,人们认为喜马拉雅麝在其分布范围内正在减少。[6]人类捕猎以及栖息地被破坏是喜马拉雅麝面临的主要威胁。[6]2014年,喜马拉雅麝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濒危(EN)。[6]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7]并于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8]

命名

喜马拉雅麝(Moschus leucogaster)的中文名称曾与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混淆。对于俄罗斯生物学家弗莱罗夫(Flerov) 分类中的 Moschus chrysogaster ,有些学者认为该学名指的是马麝,有些学者认为是喜马拉雅麝。1981年,中国科学院蔡桂全认为喜马拉雅麝的学名应是Moschus chrysogaster。但当时大英博物馆的未分类物种中存在中文名为“喜马拉雅麝”、学名为“Moschus leucogaster” 的另一种麝标本;且学名Moschus chrysogaster 马麝和喜马拉雅麝 2 个物种间出现重叠。1995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史前学和人类学系科林·格罗夫斯(Colin P.Groves)等认为 Moschus chrysogaster 是马麝的指名亚种,喜马拉雅麝的学名应该为Moschus leucogaster 。后期分子生物学分类研究支持了该观点的准确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