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

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出生于山东高唐县三十里铺李奇庄,原名李英、李英杰,字超三、励公。[1][3]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4][5]
1922年,李苦禅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攻西画,次年,拜师齐白石,学习中国画,成为齐派艺术第一位入室弟子。[5]1936年,北平炳林印书馆印书出版了《李苦禅画集》,收录其17幅作品。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被徐悲鸿聘为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并当选为首届“中国美术作家协会”常务理事。[6]随后,李苦禅于1951年被调任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后又调至该院的国画系任写意画教授。1972年,受周恩来总理邀请作画,先后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与政协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6月11日,因病逝世,终年84岁。[7][8][9]
李苦禅的技法融中西画法为一体再加上自己的创作,其作品既有写实的特点,又是凝练表达后的再创作[10]其代表作有《盛夏图》《劲节图》《松鹰图》等 ,[2]还出版了《李苦禅画选》《李苦禅画集》等集册。[11]2023年5月,李苦禅被国家文物局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代表作不准出境。[12]他将中西方的绘画技法融合,又独辟蹊径,创造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李苦禅树立了大写意花的一代风范,在国内素有“南潘北李”之称。[1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