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马超(176年[a]~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乃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卫尉马腾的儿子,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1][2]
马超年少时以建勇闻名,曾拒绝曹操的征召[3][4]建安七年(202年),马超被任命为督军从事协助司隶校尉钟繇,于平阳大败郭援等人。几年后马超被封为偏将军都亭侯,统领父亲马腾的军队[5][6]。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在渭南之战中击败以马超、韩遂等人为首的关中联军,马超兵败后投奔汉中张鲁[7][1],后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弃张鲁而归附刘备,辅助刘备平定益州[4]汉中之战后以马超为首的一百二十名将领联名劝进,刘备遂称汉中王,迁升马超为左将军;后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马超升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8][1]
章武二年(222年),马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景耀三年(260年)秋九月,追谥马超为“威侯”,其子马承嗣其爵。[1][9]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赞誉马超文武兼备,雄烈过人,是一世人杰。[10]近现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评价马超有勇无谋,所以上害了父母,下祸及妻子。[1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