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辉

国民党政治人物、民国政学系代表人物
熊式辉(1893年5月19日—1974年1月21日)谱名[a]西广,号天翼,别号雪松主人。江西安义人,是国民党政治人物,曾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也是国民政府政学系的代表人物。[1][6]
熊式辉1893年5月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先后就读于江西陆军小学、中学、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并加入同盟会,参与革命活动[4],1916年,熊式辉学成之后参与护法运动,后进驻广州,1921年,熊式辉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归国,先后担任督军少将高参、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等职位,[3]1926年至1927年十月期间,熊式辉率军北伐,屡建奇功,后担任师长一职,次年熊式辉任淞沪警备司令,1928年6月,北伐完成后熊式辉仍任师长,9月再任淞沪警备司令并兼任赣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6]
1930年12月,熊式辉在赶赴南昌的途中飞机失事,痊愈后受任南昌行营参谋长,随后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等职[6],主政江西十年,主要采取“反共”政策[5],1942年,熊式辉任中国驻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率团赴华盛顿,次年归国,1945年6月,熊式辉赴苏谈判有关中国事宜。二战结束后,以“政学会”要员的身份任东北行营主任等职,1947年2月晋升二级上将[5],1947年8月,熊式辉因腐败问题交任职位后再未担职,1949年去香港,筹办《海角钟声》刊物,并拒绝蒋介石的去台湾任职的邀请,1952年转赴泰国,改居曼谷。1954年经香港去台湾,在居住台湾期间,熊式辉遭到台当局的冷退,熊式辉选择深居简出,后又移居澳门、香港等地,1974年1月21日病逝台湾,终年81岁[2]
在1931年冬至1942年,熊式辉主政江西的十年之间,在江西推动“反共”政策,推行“反共”教育,并身体力行地“剿共”,但同时熊式辉在江西发展上也同样有着推动作用,在熊式辉主政江西期间,对江西的民生发展、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积极影响[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