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创作的长篇小说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首发于《收获》杂志2005年第6期[1],2005年12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发行初版。[2][3]
小说分上、中、下与尾四个部分,概括了整个民族由兴到衰,再到明天的希望整个过程[4],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我”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等自然灾害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民族传承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5]
该作以独特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民族故事与历史交织的叙述结构以及隐喻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人物,展现了传统民族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尴尬、悲哀与无奈,突出了生态意识主题和民族文化主题。[6][7][8][9]2008年,该作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10]2019年9月23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11];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初中段[12]。同时,该作被翻译成英、法、阿拉伯等多种语言,受到国际读者的欢迎。[13][14][15][16]

创作背景

作者迟子建在少年时期就曾在山中见过树上雕刻的山神头像,从此对少数民族萌生了兴趣,加之在成长过程中她亲眼见证了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迟子建对原始民族及其文化的流失和自然生态的未来产生了思考。[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