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

清末武术家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a]-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县安乐屯(今河北省沧州市地区),世居天津市静海县南河镇小南河村(今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武术家。[3][4]
清同治七年(1868年1月18日)[a],霍元甲出生于天津市静海县南河镇小南河村的一个武术世家,其父霍恩第常为出入东北的客商当镖师,是当时武林中有名望的高手。霍元甲在大家族中排行第四,在自己家中排行第二,有兄弟二人。霍元甲自幼体质孱弱,虽被其父禁止练武,却在暗中偷练出高超的拳法。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霍元甲因家中贫困而前赴天津卫谋生,投奔脚行的冯掌柜做事,但不久因为同情百姓免去苛捐杂税而被冯掌柜交给官府扣押,后被怀庆药栈掌柜农劲荪赎回。[3]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霍元甲等人反对义和团拳民屠杀信仰天主教的中国百姓,并和农劲[sūn]安置受伤的百姓,次年霍元甲于擂台上击败俄国大力士,后又与武清侍卫李瑞东大刀王五王子斌)比武相识。[1]宣统元年(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张氏[chún]园击败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后暂时居住在上海,受到很多武术学校的邀约。清宣统二年(1910年)夏天,其与农劲荪等人创办精武体育会以传授武术,但由于霍元甲比武战胜日本柔道队而遭到日本人的忌恨,日本人假借医生为其治疗咳病之际对其下毒,同年9月14日,霍元甲病逝于上海,享年42岁。[5]
霍元甲是中国近代的一位武术大师和民族英雄,他所改创的迷踪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所代表的精武武术的精华内容,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育会以体、智、德三育和智、仁、勇三德为宗旨,是中华儿女爱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更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6]1915年精武体操会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并迅猛发展,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地建立精武分会,截止1929年世界各地有精武分会42个会员,超过40万精武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华侨华人中华武术协会,为中国武术在海内外的弘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