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刘琰(?—公元234年),字威硕,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官员。[1]
刘备担任豫州牧时,礼聘刘琰为州府从事,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充当宾客。刘备攻占益州后,刘琰被任命为固陵郡太守。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去世,太子刘禅继位,刘琰被封为都乡侯,官职仅次于李严[1][2]此后,刘琰又先后担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等职,升任车骑将军。虽然刘琰位高名显,但从不参与国政,只是随从丞相诸葛亮进行政事的劝谏和议论而已。蜀汉建兴十年(公元232年),刘琰因与前军师魏延不和,出言不逊,遭到诸葛亮责备。刘琰写信向诸葛亮谢罪,返回成都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刘琰的妻子胡氏入宫向皇太后祝贺新春,滞留月余,刘琰怀疑妻子与后主刘禅有染,动用私刑殴打妻子并将其逐出家门,胡氏因此控告,刘琰被下狱,后遭弃市[a]处死。[1][3]
刘琰生活奢靡,数违法度,刘琰与前军师魏延闹翻后,曾遭到诸葛亮的指责,他写信向诸葛亮谢罪,称自己“禀性空虚,本薄操行”,且有“酒荒之病”。[1]晋朝史家陈寿评价刘琰“号为侈糜”,因为长期追随刘备位高职显,他没能善终,遭灾获罪,都是自己造成的。[4]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