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姆·高尔基

苏联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马克西姆·高尔基(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1],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2],1868~1936),也叫斯克列夫茨基,苏联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政论家和文艺批评家。[4]
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生于俄国的下诺夫哥罗德市。他幼年丧父,仅上过两年半小学。母亲去世后,11岁的他就开始进入“人间”独立谋生。[5]但他人穷志不穷,在业余时间勤奋读书,并于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即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1901年,高尔基因发表散文诗《海燕之歌》被逮捕。在被捕期间,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并引起俄国剧坛的巨大轰动。1921年至1928年期间发表了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和特写《列高尔基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以及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等作品。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在哥尔克(现高尔基市)逝世,终年68岁。[6]
高尔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7]其作品致力于展现出“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8]他的作品一方面真实生动地反映劳动人民受压迫、被剥削的苦难生活,反映了他们渴求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与英勇行动,[9]另一方面也清醒剖析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心态与历史发展。[10]

家族成员

马克西姆·萨瓦捷伊奇(父亲)[11]
瓦尔瓦拉(母亲)[11]
配偶
彼什科娃(第一任妻子)
叶卡捷琳娜·普斯科娃(第二任妻子)
玛丽亚·费多罗夫娜·安德列耶娃(第三任妻子)俄国女演员、社会活动家[12]
子女
马克西姆·阿历克赛耶维奇·彼什可夫(1897-1934)(儿子)
其他亲属
阿库琳娜·伊万诺夫娜(外祖母)年轻时曾经是巴拉赫纳的一个织花边的女工[13]
萨瓦季·彼什科夫(外祖父)沙俄时代的一个军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