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马克西米利安·弗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尔·德·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1758 年 5 月 6 日-1794 年 7 月 28 日),一般通称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生于法国阿拉斯,律师、政治家、雅各宾派领导人,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人物之一。[1]
1758年5月6日,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出生于法国阿拉斯镇的律师家庭。他早年在阿拉斯的演说家学院学习,1769年进入了巴黎知名的路易大帝学院,并获得奖学金,后在索邦大学学习了三年法律。[2]1781年,他取得了法学学位并当上了律师。1782年,罗伯斯庇尔成为主教法庭的法官。9月,罗伯斯庇尔加入了“避雷针案件”。[a][3]1783年,罗伯斯庇尔被阿拉斯学院录取,后续成为了该校校长。[1]1789年3月,罗伯斯庇尔被选为阿拉斯第三阶层(平民阶层)的代表之一。[2]1789年,罗伯斯庇尔加入了雅各宾派俱乐部,次年成为了雅各宾派的主席。[2]1791 年 6 月,在瓦雷纳出逃事件后,罗伯斯庇尔要求罢黜路易十六。[1][2]同年9月,制宪会议解散,随后成立了立法议会,但是在罗伯斯庇尔的提议下,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原制宪会议的成员均不能参加新成立的立法会议选举。[2]12月,雅各宾派分裂成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激进派(“山岳派”)和以雅克·皮埃尔·布里索为代表的温和派(“吉伦丹派[b]”),并互相对立。[1][5][2]1792年8月,罗伯斯庇尔被选入新的国民大会并起草新宪法。[2]1793年6月2日,吉伦丹派[b]被推翻,罗伯斯庇尔带领山岳派掌握了法兰西共和国的权力。[2]1793年7月27日,罗伯斯庇尔加入了“公共安全委员会”,并主张恐怖统治,数万人因恐怖统治丧失生命。1794年7月26日,热月政变[c]爆发,两天后,罗伯斯庇尔与其盟友在断头台上被处决。[1][5][2]
罗伯斯庇尔的政治主张体现在包括革命思想、公共教育、公民权利、宗教信仰、贫富差距及粮食问题的多个方面。[1][6][7]罗伯斯庇尔的思想和行为对法国的政治、经济、宗教及民主价值观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8]现代法国对他的评价仍存在分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他是无辜的受害者,被用来当了恐怖统治事件的替罪羊,另一些则认为他是精心策划血腥行动的幕后领导者。[9][8]历史学家帕特里斯-格尼菲(Patrice Gueniffey)曾评论罗伯斯庇尔:"没有一个(其他革命者)像罗伯斯庇尔那样拥抱自己的时代,没有一个人与这个时代融为一体,以至于他的死成为无数革命史的结尾"。[2]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