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

唐朝初年名将
薛仁贵(614年-683年),其原名薛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称薛仁贵。河东道[jiàng]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人,是河东薛氏南祖房之后,其父薛轨,曾任隋朝襄城郡的赞治[a] 。薛仁贵是唐朝初年著名的军事将领。[1][2]
薛仁贵少时贫贱,以耕种为生,后拜见将军张士贵应征入伍,因勇救郎将刘君邛而得名。随唐太宗征高丽,英勇骁悍被拔[zhuó]为游击将军[b],旋即升右领军中郎将[c],镇守玄武门,献计讨伐突厥贺鲁部。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起,薛仁贵领军征高丽、黑山契丹、大败九姓铁勒,拜将封爵,但于咸亨元年(670年)大非川之战战败,被贬为平民。后因高丽余众叛乱,被起复为鸡林道总管,后又因事遭流放,遇朝廷大赦返回。高宗念其功劳,任其为瓜州长史[d]等职,永淳元年(682年)率军征讨云州突厥,大捷。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享年七十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e]幽州都督,朝廷提供车马,护送薛仁贵的灵柩返回乡里。[1]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3]薛仁贵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今已佚。[4]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衍生出《薛仁贵衣锦还乡》《薛仁贵征东》等文学作品。[3]
学者梁朝认为:薛仁贵作为唐朝时期的著名将领,一生东征西讨,有力反击了唐朝周边各民族的侵犯,立下了汗马功劳,捍卫了国家安全,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5]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