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
《兰亭集序》,又名《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是中国书法大家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全篇共计28行,324字。[1][3]
《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于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时所作。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共37首诗作编成一集,名为《兰亭集》,并作序一篇,即为《兰亭集序》,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记述兰亭集会的时间和地点,流觞曲水(今春游宴会)一事,同时描绘了当时的气候,第二部分则是身处大自然,王羲之感慨人生的短暂与珍贵,寻找心灵的慰藉与安宁。[4][5][6]《兰亭集序》在后世广泛流传,有极高的书法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后世文人集会的形式及内容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7]《兰亭集序》是“晋韵”的重要标志,深刻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发展演变。[8]
《兰亭集序》用笔遒媚飘逸,字形变幻莫测,独具匠心又自然天成。凡是重复的字均不相同,在艺术效果上多样统一,别具审美意义。[9]《兰亭集序》在书法上有很大影响力,后世多有名家临摹本存至今,[10]唐代冯承素临摹本、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褚本》、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对《兰亭序》的临本等。[11][12]古人评价《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典范,号称“天下第一行书”。[13]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