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

一种病毒性皮肤病
[zhí]疣[yóu](verruca plantaris)是指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俗称“刺[hóu]”“瘊子”),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1]。以脚部受压部位为主,特别是跖骨的中部为多[4]。临床上以足底部角质增厚[5],去除角质层后可见疏松的角质软芯为特征,周围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1]。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5],在行走或站立时可感到疼痛[4]。该病病程慢性,不受压的跖疣常可自行消退[4],多迁延数年不愈[5]
跖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婴幼儿较少见,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以青壮年达高峰[2],免疫力低下及外伤者更易患此病。一般通过病史及典型皮损即可诊断该病,必要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确诊。该病主要采用外用药治疗和物理治疗[1]

分型

根据有无临床表现及感染状态分为临床型、亚临床型和潜伏感染[2]

临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