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长臂猿

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动物,极度濒危物种
海南长臂猿(学名Nomascus hainanus),隶属于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1]海南长臂猿体长40-50厘米,体重7-10千克,头发在两侧向外生长,胸腹部黑色,后肢明显比前肢短,无尾和颊囊,毛发短而蓬松;雌猿全身金黄,头顶有黑色的冠斑呈菱形或多角形,成年雌性个体头顶的黑冠较窄且不与面盘相连接,背部为灰黄、棕黄或橙黄色,面盘和吻部有一细的白色面环;成年雄性通体黑色,头顶有短而直立的冠状簇毛,具发冠;海南长臂猿刚出生时全身金黄随后转黑,6-7岁性成熟毛色产生性别差异。[2][3]
海南长臂猿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面积不足20平方千米的孤岛状区域,栖息于海拔650-1200米的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内。[1][4]海南长臂猿是高度树栖的昼行性猿类,以成熟果实、嫩叶、嫩芽为食。[5][6]该物种实行“一夫二妻制”,生殖间隔一般为两年。[1][7]
海南长臂猿具有传播种子以及作为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标志的作用。[8]1950年以后,受人类活动影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极速缩减。201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估其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9][10]

分类历史

1892年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Thomas Geissmann(托马斯吉斯曼)认为来自中国海南的长臂猿标本是一个新亚种,并命名为Hylobates hainanus(海南长臂猿);1905年英国自然博物馆动物部R.I.Pocock(波考克)通过形态学分析将Hylobates concolor西黑冠长臂猿)、Hylobates nasutus东黑冠长臂猿)、Hylobates hainanus统一归入Concolor种;1951年又认为其属于Hylobates nasutus的一个亚种,随后将其更名为Hylobates concolor hainanus;1986年将其列入Hylobates concolor Harlan三个下属亚种之一;1988年认为其是中国Hylobates concolor四个亚种之一;1996年Geissmann将其拉入东部黑冠长臂猿三个亚种之中,直到DNA测序技术的应用,根据中国黑冠长臂猿数个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海南长臂猿由亚种提升到种的地位,即认为其可作为一个独立新种;2001年世界权威分类学家Colin P.Groves(科林·格罗夫斯)指出海南长臂猿属于黑冠长臂猿五个种之一;之后海南长臂猿与东部黑冠长臂猿的分类争议长久存在;根据最新研究和分类系统,利用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声讯行为、皮毛颜色、解剖学特征等,认为海南长臂猿是一个有效种,隶属于冠长臂猿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