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刀

介于大刀与单刀之间的一种兵器
朴(pō)刀,是一种通俗小说中绿林好汉常使用的兵器,同时也流行于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非正式兵器。俗称双手带,最早出现宋代,长度介于长刀与单刀之间。先说“朴”的读音,在宋代也写作“泼”、“拨”、“[]”等,没有定字。应该是刀头小而尖,刀杆细而长,主要功能是“[shuò]”,即“戳”、“刺”的意思。[1][2][3]
作为一种介于长短兵器之间的存在,朴刀的在威力上要强于一般的短刀,但是它与古代的制式武器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少被官方文献收录。但是由于它本身有着易于制造,且容易藏匿的特点,在兵器管制严格的宋元两朝,成为拦路劫匪的常见兵器,后来也多见于文学作品中。随着明朝对刀剑等传统兵器管控的松弛和火器的发展,民间获得一些精良的兵器也就不是太困难的事情,由此,朴刀逐渐被遗弃。[2]
现代武术表演中,还是有以“朴刀”为名的武术器械套路。不过这些武术套路,更多是为了强身健体,降低了其中作为兵器的战斗性质。[4][5][6]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朴刀及其套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走出了国门。[7]

历史发展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