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论

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
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最早来源于战国末期(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著名思想家荀子的《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生来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恶性,需要通过后天学习等使之为善。主要是荀子为了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而提出。[8]
性恶论是在先秦时期提出,其作为与孟子性善论的对立出现,性善论重视“思”,主张“内发”,而性恶论则重视“学”,强调“外求”。由最开始荀子与孟子的争议到后世众多学者对于两者的学术争议一直不断,学者众说纷纭。西方对于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论也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史,到中世纪后,由于基督教取得了绝对的精神统治地位。“原罪说”超越了一切关于人性的多种可能性的讨论,最终以“人生而有罪”的宗教教义为人性的罪恶打上了永久的烙印。[9]后来随着西方学术体系的建立,对于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议渐趋于理性,两者逐渐相融合。[10]

辞源与定义

辞源

性恶论最早来源于荀子的《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生来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恶性,需要后天学习等使之为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领导者马丁·路德主张人性恶,认为人的思想和肉体都充满了自私与贪欲。主张靠心灵的信仰去除恶。第一个提出一整套人性恶理论的人,是同一时期意大利政治思想家的马基雅弗利,他在著作《君王论》中公然宣称:“人天生是恶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