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月杜鹃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
皋月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indicum (L.) Sweet),又名比利时杜鹃紫鹃、大花杂种杜鹃等,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的半常绿灌木[1]。皋月杜鹃原产于日本南部,在中国广泛栽培,在广西、湖北、广东湖南华南地区均有分布[2][3]。皋月杜鹃性喜温凉、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忌干燥、酷热和阳光暴晒,为半阴性植物,多生长在河川和沼泽地岩石多而裸露的地方,是一种溪生植物[4][5]
皋月杜鹃分枝多,枝细且短,分枝多,小枝坚硬,初时密被红褐色糙伏毛,后近于无毛[6]。叶互生,薄革质,狭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被毛;叶缘具细圆状锯齿;叶片多呈黛绿色,秋后变为红色至紫色。伞形花序生于枝顶,有花1-3朵;花冠鲜红色或玫瑰红色,宽漏斗状,深5裂或重瓣,裂片椭圆形,内瓣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不等长5枚,短于花冠,花丝淡红色,花药深褐色,子房卵圆形[6][7]蒴果,长卵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6]
皋月杜鹃是夏鹃Rhododendron pulchrum)主要亲本之一[8]。皋月杜鹃花大、花期长,培育出的品种花色丰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植株矮小、枝叶茂密,可塑性好,抗逆性强,是制作盆景、盆栽的良好材料[4]。也可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在草坪、林缘边群植用作地被色块;也可孤植造景,点缀于园石旁,尤为美观[9]

栽培历史与命名

皋月杜鹃是夏鹃(Rhododendron pulchrum)主要亲本之一,在日本拥有悠久的育种历史,在1926年引入中国进行栽培[3][8]。命名为“皋月”,蕴含在农历五到六月期间开花的意义[10]。据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相关记载,因鹿沼土适合皋月杜鹃生长,随着鹿沼土的普及,皋月杜鹃被大规模种植,是制作盆景、盆栽的良好材料[4]。园艺家以其为母本进行杂交,早在1850年培育出西鹃R.hybridum Hoirt),后又培育出长华、大红袍、五宝绿珠、紫辰殿等品种[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