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

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
晏阳初(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17日),原名兴复,字阳初,祖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中兴村五社,中国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终身特聘顾问。[1][2][3]
晏阳初自幼随父习诵四书五经,1913年考入香港圣保罗书院[a],三年后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毕业后赴法国为华工服务,并创办了《华工周报》。之后,又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1920年回国开展平民教育,1923年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1926年选定河北定县(今定州)为平教会实验区,开启乡村建设活动。1940年创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后又在菲律宾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任院长及理事会主席。1923—1949年,晏阳初长期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4]1990年晏阳初因病于纽约逝世,享年99岁。[2][5]
晏阳初毕生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事业,创造出一大发现、两大发明、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五个结合的平民教育思想,著有《平民教育概论》《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著作,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6][7][8]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