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阵雷达

采用相控阵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雷达系统
相控阵雷达(Phased Array Radar)又称电子扫描阵列(ESA)雷达,利用不同天线单元发射(接收)电磁波的相位差在空间合成高指向性、高增益、可转动的波束,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搜索和跟踪。相控阵雷达主要由接收系统、发射系统、天线、波控系统等系统构成。相控阵雷达一般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有源相控阵将移项、放大、收发转换及接收/放大功能集成到单独的有源收发模块,系统能量损耗远低于无源相控阵,成为目前主要发展的一种相控阵雷达。[4]无源相控阵雷达典型代表是美国伯克级驱逐舰的AN/SPY-1;有源相控阵雷达典型代表有远程预警AN/FPS-115“铺路爪”、F-22战斗机的AN/APG-77等[6]
相控阵雷达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最初在德国“爱神”雷达基础上研制。美国于1937年开始研制,1955年研制出两套相控阵雷达系统:AN/SPS-32和AN/SPS-33,并装备于“企业”号航空母舰,实现应用[2]。20世纪冷战初期和中期,各国为了实现对洲际弹道导弹的预警,相继研发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阵列的相控阵雷达,典型的如美国AN/FPS-85、MSR (导弹场地雷达);前苏联的“鸡笼” 和“狗窝” 等[4]。冷战中后期到21世纪,随着无线电集成电路、采样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先进电子器件等技术的发展,各国关于相控阵雷达的部署的验证日益增多,如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海军“宙斯盾”相控阵雷达系统和“铺路爪”全固态大型相控阵雷达等。[7]
相控阵雷达相比传统雷达的典型特点是多目标跟踪能力强、扫描速度快、扩展能力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但其单个平面天线扫描范围有限、整机装备庞大、复杂、造价高、维护费用大[8]。相控阵雷达适用于对各类空间卫星、战区和战略弹道导弹的监视、跟踪、分类、识别,获取卫星、导弹目标轨道和弹道数据、目标形状、体积和轨道参数,实时检测和侦查飞行器、天基武器变化状态并进行分类等[9]。随着技术进步,相控阵雷达器件造价也在不断降低,自20世纪90年代起相控阵雷达也逐渐用于民用,如气象探测、探地(水文、工程、环境)等领域。[10][11]

发展历史

冷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