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瓦戈医生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所著长篇小说
《日瓦戈医生》(俄语:Доктор Живаго),是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于1955年底完稿的长篇小说。[1][2][4]
小说围绕主人公日瓦戈的人生经历展开故事情节,从他10岁一直写到1929年不到40岁时倒毙在莫斯科街头。日瓦戈天资聪慧,又在莫斯科一教授家庭寄养成人,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可是1915年秋日瓦戈应征入伍,他完全陷入了动荡、混乱、艰难的时局漩涡中。他与家人先是被战乱阻隔,天各一方。不久妻子、儿女和岳父作为阶级异己分子,被政府逐出国门,剩他一人漂乎无定,毕业多年不能从事专业工作。在长年的漂泊中,日瓦戈生命里的唯一慰藉,是同心爱女人拉拉的两情相悦,而这恋情也充满变数,危机四伏。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日瓦戈蛰居莫斯科,几乎已是穷愁潦倒。1929年,当异母兄弟、已晋升苏军少将的安格拉夫再次出现时,日瓦戈的厄运似乎出现了转机,可这时他已然心力交[cuì],最终猝死街头。[2]
小说从1903写到1929年,尾声更是延伸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描写了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犹如一幅幅浩繁而悲壮的历史画卷,沉痛地反映了前苏联不同的历史时期革命的失误与挫折以及给俄罗斯人民带来的种种灾难和心灵的创伤。[5][6][7]整部小说具有“诗意现实主义”的鲜明特色,成为“抒情史诗”这一独特体裁样式的一个卓越范例。作品关于大自然的“转喻性描写”,也融入了整部作品诗意氛围的营造之中。小说中还一再出现主人公的梦境和幻觉以及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意象,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已然贴近现代主义壁垒。[8]
1957年,《日瓦戈医生》在意大利出版后迅速畅销,作者帕斯捷尔纳克也凭借该作品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2]虽然小说在苏联国内遭到了抵制和打压,但是当1989年解禁之后,《日瓦戈医生》很快成为了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的当代小说之一,对20世纪的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9]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