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风景园林专业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属于工学,专业类别建筑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工学、艺术学学士学位。[2]
风景园林专业主要研究风景园林规划、区域规划、植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传统园林的保护修复等。毕业后可以从事公园绿地的规划,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旅游开发区园林的建设,花卉草木的培育养护,颐和园拙政园等古典园林的保护和修复等工作。[2]

专业发展

建筑类学科发展历史悠久,在20世纪前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建筑学曾经是统领性的代表学科。它以城镇物质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体型艺术和景致审美为基本的评判基准。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学科的分化与重组,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并与建筑学一起成为三足鼎立的人居环境主干学科。中国的建筑学本科专业教育开始于1927年的中央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1952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城市规划本科专业,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和清华大学设立造园组,1956年北京林学院正式设立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2003年同济大学设立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国家特设专业。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曾长期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学科发展受到一定制约。2012年,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学科各自相对独立,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3]

培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