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雉科鹇属鸟类
[xián]学名Lophura nycthemera),别名银雉、闲客、白雉[1]是一种大型的雉科鹇属鸟类[2],是哈尼族图腾之一,[8][9]象征吉祥、幸福、丰收。[10]1988年被评为中国广东省省鸟。[11]白鹇分布于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中国及阿根廷[7]主要栖息于亚热带地区的草地、竹丛、灌木丛、常绿林等,海拔600-2000米。[4][6][12]
体长61-125厘米,体重1130-2000克,不同亚种体长差异大。[4][5][6]雄鸟羽冠蓝黑色,虹膜橙黄色,嘴角绿色,脸颊裸皮红色,在繁殖期眼前、眼后以及喉侧有三个红色肉垂;上体、两翅白色,下体蓝黑色,尾长而白,脚珊瑚红色。雌鸟稍小,上体橄榄褐色栗色,下体有褐色、白色或黄色细纹。[5][6][13][14]白鹇是杂食性动物,食物主要包括植物、昆虫、蚯蚓、小型爬行动物等。[6][13][12]
2009年,中国种群规模约为 1万-10万对。2016年,白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7]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定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5]

命名

白鹇,属于鸡形目雉科鹇属,1758年,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描述了白鹇。[2]别名银雉、白雉、越禽等,[1][3]雄鸟羽毛似雪,神清貌闲,举止飘洒,因而得名银雉。[16]白鹇学名Lophura nycthemera,种名nycthemera来源于古希腊语“nuxhemera”,“nux”是夜晚的意思,“hemera”是白天的意思。[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