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元瓘

吴越第二位国君
钱元[guàn](音guàn)(公元887年—公元941年),字明宝,原名钱传瓘,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二位国君,其父为吴越开国国君钱镠,其母为陈氏[1]
钱元瓘早年曾担任盐铁发运巡官、尚书金部郎中等职,后在吴越与吴国宣州节度使杨行密的战争中,主动前往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充当质子。其后,钱元瓘返回杭州,在讨伐叛乱、对外征战中立有军功。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钱[liú]逝世,钱元瓘继承父位,先后被后唐和后晋封为吴越王。统治期间,钱元瓘设立择能院,并大兴土木,修建了许多寺庙和宫殿。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钱元瓘因宫殿着火受惊生病,并于同年八月逝世,时年五十五岁,谥号为文穆,葬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市郊的玉皇山下。[1][2]
多数学者对钱元瓘的执政举措和性格人品给予了赞扬,如欧阳修薛居正都指出,钱元瓘善于安抚部下,虽然从少年时就投身军旅,但也喜好儒学,处理政事很有决断,深受吴越军民拥戴。但与此同时,学者欧阳修也对钱元瓘喜好大兴土木提出了批评,认为他建造宫室超过了自己的权限,才招来了火灾的祸端。[1][2][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