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能源经济专业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类专业,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3]
能源经济专业能源经济以能源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经济学管理学、能源经济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包括能源的战略选择、能源的融资、能源的预测、能源企业的组织形式等,探究能源的效应与效益等,进行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经济评价、国际能源合作等。毕业后可选择能源管理、能源预测、能源规划、能源经济研究、新能源发展、国际能源合作等方向就业。[3]

专业发展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环境友好、生态和谐是这一新时代的重要构成方面,而实现环境友好与生态和谐的关键 在于重塑当前的能源生产与消费体系,推进中国能源系统的转型升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重大的、复杂的、急迫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急需一个全新的、满足时代特点与需求的战略性专业为社会培养此类人才。基于此,教育部于 2010 年设立了能源经济专业。随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江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全国十几所院校陆续设立能源经济专业。[4]
截至2023年5月11日,中国共有19所高校设置此专业。[1]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能源经济专业被归为经济学类,专业代码020106T。[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