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调

发源于湖北利川市的土家族民歌
《龙船调》是由利川柏杨灯歌《种瓜调》改编而来的中国传统民歌,起源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村。其歌词简短,采用五字八句一段的男女互相问答形式,描绘了一个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
《龙船调》是一首形象鲜明、主题突出的土家族民歌,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直率、乐观、开朗、活泼的性格和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直言爽朗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流畅优美,节奏明快有力,展现了土家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特色。同时,歌曲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强调保护生态、感激自然的主题。[3][4]
《龙船调》是中国民间歌曲的经典之一,在传承展衍中体现了文化传统、政策倡导和艺术家创造的重要性。[5]该作品流传于鄂西利川土家族聚居地区并被选入《湖北民歌集》和《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于20世纪80年代被评为《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和世界25首民歌之一,并被广泛演唱于节日划彩龙船时,不仅在中国范围内广为传播,也在世界广为流传,[1][6]如歌唱家王玉珍将《龙船调》带到了日本,宋祖英将《龙船调》带到了在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等,受到各地人民的喜爱。[5][7]

创作历史

《龙船调》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土家族的民族歌唱传统密切相关。早在史料记载中,就可以看到土家族与古代巴人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巴人善于歌舞,其歌曲在楚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唐朝时期,土家族文化艺术得到了高度繁荣,巴人所演唱的《竹枝词》对诗人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竹枝词》中的夜唱、齐唱、联袂等演唱形式,以及短笛、击鼓等伴奏乐器,在《龙船调》中也得以延续发扬。故《龙船调》是对古代巴人巴歌《竹枝词》的继承与发展,在演唱形式、乐器、表演目的等方面深受其影响。土家族的民族歌唱传统为《龙船调》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在土家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类似于《种瓜调》这样的优秀灯歌不仅在传承传统农耕技艺方面起到了作用,还丰富了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对歌、赛歌的交流方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