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在欧几里得几何(Euclidean geometry)中,平行四边形(parallelogram)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一个中心对称的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一般用图形名称加四个顶点依次命名。如图平行四边形记为平行四边形
,两对角线交点为
[1]
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平行四边形的三维对应物是平行六面体[7]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在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理论,在其作品《几何原本》(The Thirteen Books of Euclid's Elements)中详细地阐述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相关理论,部分理论一直沿用至今。[1][8][6]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研究在数学、物理、工程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3][4][5]

历史

平行四边形属于几何学,而几何学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物体形状和大小,以及它们的分布位置关系的知识。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许多几何知识,并不断地丰富起来,形成了人类知识的一个分支。中国对于几何学也很早就有研究,在中国黑陶文化时期 (约公元前一千年),陶器上的花纹就有菱形、正方形和圆内接正方形等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图样[9]2000年前,在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方田章提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10]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是历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理论的人[6],他的作品《几何原本》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2],作品中详细地阐述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相关理论,其中的部分理论直到如今仍得到应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