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

发生在口腔内的附着在牙齿或者修复体上的钙化物
牙结石(Dental Calculus),又称牙石,是指牙齿表面附着的食物残渣及唾液中的矿物质、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等与黏液素以及涎蛋白和脂类混合,形成钙化了的牙菌斑[1]根据牙结石在牙齿表面的位置,牙结石可分为龈上牙石、龈下牙石。[2]结石的形成主要受唾液成分、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等影响,形成速度最快的可在洁齿后48小时成石,慢者形成可达数年之久。[1]
牙结石其容易存积在不易刷到的牙面上,或以唾液腺开门附近的牙面上沉积最多。牙结石的多少可以用牙结石的指数来表示。牙结石可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0~3度。[1]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中国35~44岁之间的居民中,牙结石的检出率高达96.7%。[4]此外牙结石会引起牙龈和牙周组织病变,引起牙龈组织出血及口腔异味等。及时去除牙结石,有利于牙周组织炎症的消退。[1]为预防牙结石形成,可采取正确刷牙、饮食调整等措施进行日常管理与预防。治疗主要是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并评估治疗效果,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5]

定义

是指牙齿表面附着的食物残渣及唾液中的矿物质、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等与黏液素以及涎蛋白和脂类混合,形成钙化了的牙菌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