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里

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编剧
郑君里,1911年12月6日生于上海市,祖籍广东中山,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编剧[2]
1928年,郑君里考入南国艺术学校戏剧科,随后加入南国社,开始他的艺术生涯[6][7]。1929年,他首次登台出演话剧[2][8]。1932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野玫瑰》,随后又参演了《奋斗》《大路》等影片,并被戏称为“电影候补皇帝”[9][10][11]。1940年转行做导演[9][12]。1947年他执导首部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缔造了当时连映3个月的观影盛况[11][13][14]。次年,独立执导的首部影片《乌鸦和麻雀》,该片荣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他也由此进入中国一流导演之列[14][15][4]。1958年开始拍摄的影片《林则徐》和《聂耳》分别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优秀影片展的开幕片与闭幕片,被誉为“红烧头尾”。其中《聂耳》获得了第十二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传记片奖,《林则徐》则于1995年获“中国电影九十年优秀影片奖”,郑君里也获得了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导演奖[4][16]。1965年影片《李善子》成为他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2][7]
郑君里还致力于电影、戏剧的理论研究和著述,曾译《演讲六技》《演员自我修养》等外文戏剧理论著作,还著有《角色的诞生》等重要理论著述[17][4][3]。1969年4月23日,郑君里因文革浩劫染上重病死于监狱,终年58岁[6][15]。2016年,关于郑君里的自传《郑君里全集》出版。[18]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