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清代李毓秀创作的三言韵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康熙年间学者李[]秀草创“训蒙文”,乾隆年间贾存仁加以修订并改称之为“弟子规”。最晚于1704年《训蒙文》的[jiàng]州刻印本便已问世,《弟子规》广泛流传是在晚清民国时,期间翻印流传版本达十余种,《弟子规》更是被当作当时学生入学的必备读物,广泛流行于各种义塾、家塾中。[1][2]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一句为总纲,内容涵盖了个人修养、家庭伦理以及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的礼仪规范。[3][4]并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形式和精炼简明、重点突出的文辞特点展现了“孝悌”“仁爱”“反求诸已”“德教为先”“知行并进”的主题思想,对于孩童的开蒙养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对蒙学教材的编写与改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5][6][7]
《弟子规》作为中华文化典籍的代表作品,流传甚广,存在着英译本、藏译本、维译本等众多版本,[8][9]《弟子规》以其便于诵读讲解、切于实用,而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者”。[3]

书名释义

本书原名“训蒙文”,“训蒙”一词有训诫、开蒙之意,是孩童启蒙之书。[10]乾隆年间贾存仁修订整理后“训蒙文”改名为“弟子规”。所谓“弟子”有两层含义,一层指年幼的孩子,儿童、少年皆可算作弟子;一层则指学生。广义而言,“弟子”可以指每一个人。“规”就是规范、道理,即做人应尽的规范,做人应懂得的道理。“弟子规”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遵循的言谈举止规范。[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