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小青

中国推理小说作家
程小青(1893年8月2日—1976年10月12日),原名程青心,又名程辉斋,[1]别名茧庐,祖籍安徽安庆,出生于上海,后移居苏州[2]被誉为“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第一人”,是“东方的柯南·道尔”。[3]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江苏省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江苏省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他为中国侦探小说和惊险小说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
程小青出身贫苦,幼年丧父,十余岁到上海亨达利钟表店当学徒。平时喜爱阅读写作,十六岁就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同时在业余夜校补习英语。1916年,与周瘦鹃严独鹤等人用文言合译《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这是中国第一次将柯南道尔得作品大规模结集出版。1919年,程小青发表文言侦探小说《江南燕》,首次确立了霍桑的私人侦探地位,之后创作了一系列以霍桑为主角的侦探小说。1922年,《侦探世界》创刊,程小青为该刊主编之一。1930年,应邀用白话重译《福尔摩斯探案大全集》。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拒绝与汉奸汪伪为日寇御用作家有任何来往,同时改换名字为程辉斋在上海正养中学教书。1949年解放以后,程小青继续在苏州市一中任语文老师,1956年离开苏州市一中,专职从事创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程小青同周瘦鹃范烟桥一起被诬蔑为苏州的“三家村”,受到冲击和迫害,1976年10月12日病逝。[1]
程小青主编了侦探小说期刊《新侦探》《侦探世界》等,[1]发表了《霍桑探案》中的《怨海波》《第二号屋》《毛狮子》《舞场奇遇》等篇章及《科学的侦探术》《侦探小说作法之管见》等创作,[3]同时翻译了《斐洛凡士探案全集》《福尔摩斯探案》《圣徒奇案第一辑》《柯柯探案》《陈查理探案》等国外小说。[1]

人物生平

生于上海南市区淘沙场的贫民窟里。10岁时,父亲就病故了,母亲凭着双手给人家做些针线活,送他去私塾。一个偶然机会,程小青在《时务报》上读到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遇事喜欢寻根问底的他从此迷上了“福尔摩斯”,萌发了写作侦探小说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