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特·基顿

“冷面笑匠”美国喜剧演员
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 1895年10月4日-1966年2月1日),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在于美国洛杉矶逝世,美国默片时代演员及导演。[2][3]
巴斯特·基顿于1917年出演演绎事业中的首部作品《屠夫小子》。他在该影片中展现的喜剧天分吸引了罗斯科·阿巴克尔并获得他的帮助[4]。在1918年至1919年期间,两人合作《康尼岛》《在西部》等多部作品[5]。1920年,巴斯特·基顿通过作品《傻瓜》出名[6]。三年后,他的演绎事业进入辉煌阶段[4]。1924年,巴斯特·基顿摄制电影《福尔摩斯二世[7]。1927年,他拍摄电影《将军号》。该电影是基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后世称为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作[8][9]。一年后,他的契约被移交给米高梅公司[6]。1928年,巴斯特·基顿创作了他在米高梅公司的第一部作品《摄影师[6]。之后的时间内,基顿由于预算的限制和严格的脚本,失去了自由创作作品的权利[6]。直到1933年,米高梅解除了与巴斯特·基顿的合约[6]。之后,由于有声电影的崛起,巴斯特·基顿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期间,只能在一些有声电影、电视剧中客串小角色[10]。1952年,他受到卓别林的邀请参演电影《舞台春秋[11]。1959年,巴斯特·基顿获得第32届奥斯卡金像奖授予的终身成就奖[12]。1966年,他参演电影《春光满古城》,这是他生前出演的最后一部作品[13]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895年10月4日,巴斯特·基顿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杂技家庭。该杂技家庭在当地小有名气,基顿在小时候就与父母进行巡回演出。他两岁的时候,被父亲当做橄榄球在舞台上扔来扔去[14]。基顿发现自己在被扔的过程中如果保持严肃的表情,观众会笑的更开心[15]。这一段经历造就了他日后面无表情的表演。21岁时,基顿父亲的酗酒问题影响了家庭演出的声誉,于是他和母亲搬到纽约,他的演艺生涯也由舞台表演过渡到电影表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