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

加拿大籍华人,现代诗诗人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运端、莫洛夫,出生于衡阳市衡南县[1]加拿大籍华人[3],现代诗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首届孔子国际文学奖等奖项[1],代表作有《魔歌》《灵河》《外外集》《时间之伤》《漂木》等[1][4]
洛夫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的一个小山村,父母为其起名“莫运端”。10岁时,洛夫随家人从乡下迁居衡阳市石鼓区大西门痘姆街,就读于国民中心小学[2]。初中时期,洛夫以“野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随后又发表处女诗作《秋风》,从此走向诗歌创作的道路[2]。1949年,洛夫前往台湾,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曾在东吴大学执教多年[4]。1954年,洛夫与张默、痖弦创办《创世纪》诗社,在台湾发行同名诗刊,与《蓝星》《现代诗》三足鼎立[4]。1959年,洛夫发表超现实主义长诗《石室之死亡》,开创华文现代主义长诗的先河[2]。1996年,洛夫移居加拿大温哥华[5]。2001年,洛夫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5];同年,被评选为台湾当代十大诗人之首[6]。2004年,洛夫获北京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2009年,洛夫凭借诗集《雨想说的》获中国首届华侨文学奖[3]。2016年,洛夫与妻子返回台湾定居[7]。2018年3月3日,洛夫发表《昨日之蛇》;同年3月19日,洛夫病逝于台北市[4]
作为台湾现代诗重要的开拓者,洛夫早期诗作受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影响,节奏明快,语言奇诡;后期诗风蜕变,作品表现手法魔幻;最终诗风由“魔”入“禅”,通过诗将西方超现实主义与东方禅宗思想贯通[4]。洛夫诗歌研究专家、元智大学中语系副教授李翠瑛曾表示,洛夫采用白话文的表现形式,意境与内涵却直达古典诗歌的高度。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廖咸浩曾评价,洛夫以强烈自我风格著称,其语言拥有很强的力道[4]

个人简介

洛夫,原名莫运瑞、莫洛夫,笔名野叟。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1928年生于衡阳东乡相公堡(今衡阳市衡南县相市乡)   ,1943年以野叟笔名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于衡阳市《力报》(今《衡阳日报》)副刊。1949年赴台湾,现旅居加拿大温哥华,被誉为中国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诗人,《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将洛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首位。潜心现代诗歌的创作,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1999年,洛夫的诗集《魔歌》被评选为台湾文学经典之一,2001年又凭借长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洛夫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被诗坛誉为“诗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