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来宝

一种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曲艺
数来宝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曲艺。数来宝作为早期艺人夸赞店铺商品的一种方式,主要以普通话进行说演。曾用名“顺口溜”“溜口辙”“练子嘴”。[3][2]
数来宝的早期行艺方式,主要是一人走街串巷流行行艺、即兴编演。进入固定场所演出后,表演形式转为两人的对口表演,并有类似相声对口表演的捧逗关系,即“包袱”效果的制造与展示。[4]明末清初,数来宝进入“撂地”(即打地摊)、小戏棚演唱,成为游乐场所的正式演出节目。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戴少甫于俊波融合相声形式,增添更多“包袱”。文化大革命期间,数来宝发展遭到严重打击。改革开放后,随着艺人继续演出数来宝传统曲艺段子,再次受到观众喜爱。[3][5][6][7]
数来宝有流布面广、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言简意[gāi]、灵活多变、诙谐幽默的艺术特点,并且富有地域特色,在民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民间艺术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8][9]2014年,数来宝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

命名

数来宝的名称来源,与原始做艺形式有关。艺人在为商号、店铺演唱时,内容主要是宣传商店的行业,夸赞其商品齐全、货真物美,并祝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等。为让店主人高兴、多给钱,常把商品唱的比实有货物全。使店主人感到,经艺人一“数”,店中犹如“来”(增添)了“宝”(货物),故称此形式为“数来宝”。这种说法为大众认可。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是因艺人生动描绘店铺经营商品的特色、质量等方面,从而引发顾客的购买欲望,使生意兴隆。店主人会因艺人一“数”而增(来)财进“宝”。二是因艺人给店铺演唱,就能得到钱,所以说他一“数”就“来宝”。但这两种说法存疑,例第二种解释,在左倾思想下,会使别人认为数来宝的名称是资本主义思想的产物,艺人会被指责一“数”就“来宝”,想发家致富,想发展资本主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