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高乃依

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奠基人
皮埃尔·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06年6月6日-1684年10月1日),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他突破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束缚,发表了自己的《戏剧三论》,奠定了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基础,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奠基人。[1][2]
高乃依1606年6月6日出生在里昂一个家境殷实的贵族之家。从九岁起进入到耶稣教会所创办的学校里念书,深受天主教影响。[3]毕业后他攻读了法学士学位,成为了一名律师。但高乃依的律师生涯平淡无奇,又因为自小热爱文学,于是开始尝试创作戏剧。[4]1629年高乃依的处女作喜剧《梅特丽》公演,取得了一定反响,高乃依备受鼓舞,自此走上戏剧创作的道路。1629-1636年高乃依相继发表了《克利唐德尔》《寡妇》《法院长廊》《女仆》《王宫广场》等多部喜剧作品,逐渐在法国戏剧界站稳脚跟。[5][1]1636年高乃依的代表作悲剧《熙德》上演,观众觉得在法国的舞台上从未上演过如此生动有力的戏剧,高乃依凭借这部悲剧而名声大振,奠定了他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代表的地位,此后高乃依从喜剧创作转向了悲剧创作。[6]自1636年到1651年,高乃依一直保持着创作活力,陆续发表了《贺拉斯》《西拿》《庞贝之死》《尼科梅德》等多部悲剧作品。[7]但是1651年后,高乃依的创作逐渐走下坡路,尽管他仍然坚持写作,但他的剧本均未得到广泛欢迎和传播。这种努力持续到1674年高乃依的最后一部悲剧《苏蕾那》的失败,之后他彻底辍笔隐居家中。晚年的高乃依始终生活在拮据之中,1684年10月1日在巴黎的一所公寓中逝世,享年78岁。[1][6]
高乃依一生创作了30余部戏剧作品,他的代表作四大悲剧《熙德》《贺拉斯》《西拿》《波利克厄特》为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奠定了基础。高乃依以喜剧进入剧作界,但是他的创作主要以悲剧为主,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政治意味。[2]在创作上,他喜爱从神话传说或者从历史史实中选取创作材料,语言具有雄辩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形成他庄严崇高的创作风格。[1][7][8]同时,高乃依还针对“三一律”提出了自己的戏剧理论,对后来的戏剧创作具有重要影响。[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