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佛海

近代政治人物、汪伪政权要员
周佛海(1897年5月29日-1948年2月28日),近现代政治人物,汪伪政权要员,湖南沅陵人。
1897年5月29日,周佛海出生于湖南省[yuán]陵县,早年丧父,跟随母亲生活。1917年,周佛海经同乡和校长帮助赴日留学,考入东京一高,后进入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学习。[1]1920年,周佛海在暑假期间回国来到上海,参与了中国成立共产党组织的筹备工作。次年,作为日本留学生代表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副委员长,在陈独秀未到上海期间代理委员长一职。[1]1922年,周佛海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经济科学习。[3]1924年,周佛海回国担任广州宣传部秘书,并正式脱离共产党,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反共”活动[1]1937年,全面抗日开始时,周佛海又投靠了汪精卫,参与组织汪伪政府,主张与日本求和。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周佛海见日本大势已去,便背着汪精卫效命蒋介石,还设计杀死了汪伪政权特务头子李士群[3]1945年,日本投降后,周佛海被蒋介石抓捕并判处死刑,后被特赦判处无期徒刑,于老虎桥监狱服刑。1948年2月8日,周佛海因心脏病加重于狱中身亡,终年51岁。[2]
周佛海有写日记的习惯,后世留有《周佛海日记》一书,历史学者蔡德金评价周佛海是民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并认为他有很好的文学素养。[4][2]历史学者闻少华认为由于周佛海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因此他在政治上走上官僚、政客、野心家的道路,是毫不奇怪的。[5]

人生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