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

壳斗科栎属植物
蒙古栎(学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为壳斗科Fagaceae栎属Quercus)植物[2],别名青[xín]子、柞树、辽东栎等[1],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3],在中国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东等省区[1]。蒙古栎为阳性树种[3],常生于海拔200-2100米的山地[1]。2017年蒙古栎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目录》(IUCN)中,保护等级为无危(LC)[4]。2019年蒙古栎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三中[5]
蒙古栎为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深纵裂。当年生枝光滑,二年生枝纵裂,有圆形皮孔凸起;冬芽矩圆形或长卵形。叶革质,稍厚硬,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具叶柄。雄花柔荑花序雌花具6裂花被。坚果长卵圆形或椭圆形;壳斗浅碗状,苞片三角状卵形。花期6月,果期10月。[3]
蒙古栎木材坚硬,可供建筑、器具、胶合板用;树皮、壳斗、叶均可提制[kǎo]胶;叶可喂蚕;种子油可供制肥皂及其他工业用[3]。蒙古栎具有固土保水、防蚀护坡的作用,是重要的生态造林绿化树种[6],还是中国北方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7]。此外,蒙古栎的叶和树皮均可入药,叶具有解毒的作用;树皮具有解毒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8]

形态特征

蒙古栎为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