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

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
沪剧初名花鼓戏,是上海及江、浙一带农村的田头山歌。早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花鼓戏已有流行。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形成上海滩簧(当地称“本滩”)。之后,本滩受到文明戏的影响,采用了幕表制,吸收了一些文明戏工作者担任编导,表演形式接近话剧,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41年,成立了上海沪剧社,开始把申曲改称沪剧。[5]
沪剧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曲调和独特的风格,沪剧唱腔既善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其曲调主要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大类。并且在其演变形成的过程中已实现男女分腔。[6]沪剧原来的主要曲调是 “ 长腔长板 ” , 同时又有很多旋律优美的小调,表演则是以现代生活为主,其表演首先接受了戏曲传统表演特色,即唱、做、念、舞。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现实生活,并且与其它剧种进行融会贯通。沪剧各时期的角色行当也不一样,因此在表演形式和风格方面也有所不同。随着沪剧的发展,以生旦丑行当为雏型的性格色彩各异的演出,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角色行,后来又发展到文明戏和话剧的演出手法上,但唱行、做行和念行并没有形成一个行当,唱则是以真声来表现。[7][8] 早期《卖红菱》《庵堂相会》等经典沪剧就反映了农村生活百态与丰富情感,同时现当代沪剧《少奶奶的扇子》《白毛女》等创作也积极融入时代主题,在带给观众心灵教育的同时,也拓展了沪剧创作的宽度。[9]
2006年5月20日,沪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023年8月22日下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甦萍沪剧传承(华政附中)基地挂牌仪式正式在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举行,该基地不仅是沪剧传承基地,也是长宁沪剧团传承沪剧的又一有力阵地。[10]

历史沿革

沪剧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