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

中国台湾地区前领导人,中国国民党前主席
马英九,客家人,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湖南省湘潭县,哈佛大学法学博士,中国台湾地区政治人物,曾任台北市市长、中国国民党主席、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等职。[1][2][3][4]
1952年,马英九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两年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了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和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期间,马英九曾任国民党机关刊物《波士顿通讯》主编、主笔等职。[5][1]
1981年,马英九回到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第一局副局长,次年出任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的英语秘书,之后又陆续担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陆委会副主委、台湾地区法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等职。1998年,马英九当选为台北市市长,并在四年后成功连任。2005年,他成功当选国民党主席,但两年后因在“特别费”案涉嫌贪污而遭到起诉,他本人也被迫辞去了国民党主席一职。2008年,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同年,台湾“最高法院”驳回了检方关于“特别费”案的上诉,马英九获无罪判决。次年,又再次当选为国民党主席。2012年,马英九成功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开始了其第二个任期。2014年,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落败,马英九引咎辞去了党主席一职。两年后,他又卸任了台湾地区领导人一职。[6][7][1][8][5][9][10]
在马英九卸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他的民调支持度一度只剩下个位数,因为失去“司法豁免权”,先后被告发的司法案件约有300件,其中包括“泄密案”、“三中案”等。台湾各界多数认为这是民进党对马英九进行的政治追杀。2023年,马英九首次踏足祖国大陆,参访了南京上海等地并回湘潭祭拜祖先。次年4月,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再次来到大陆寻根、交流,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了他们。[11][12][13][14][15][16][17]
马英九执政八年时间,在经济发展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先是台湾“中央银行”连续7次降息,接着又推出“三挺”政策,并迅速宣布银行存款全额保障等。让台湾经济从2009年底开始复苏,并在2010年创造了经济增长率10.63%的成绩。在社会民生方面,马英九支持“产学训计划”,随后又推出了“三业四化”的青年人才培育深耕方案、提供青年住宅政策、育婴及幼托政策、“小地主大佃农”政策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台湾的就业、住房、农业发展等问题。在两岸关系方面,马英九坚持“九二共识”,对大陆采取“以协商取代对抗、以合作创造双赢”的双赢思维,恢复海协、海基两会制度性协商,开放“三通”与陆客、陆生来台,提出了“新三不”政策,并推动了ECFA的签署;在2015年,他实现了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8][19][20][21][22][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