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致远

朝鲜文学史上的三大诗人之一
1
2
崔致远(최치원,855年[a]一950年[b]),字海夫,号孤云(又号海云),谥文昌候,统一新罗时期的文学家,一向被朝鲜韩国学术界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东方儒学之宗”“东周儒宗”“四海第一人物”,以其撰写檄文《檄黄巢书》而著称,与李奎报李齐贤被称为朝鲜文学史上的三大汉诗诗人。[4][3][6]
崔致远出生于新罗时期,从小就展示出了对学习的极大热情。十二岁时,他自费乘商船来到中国,求学游学两年。后来,他经过新罗朝廷的推荐进入国子监,成为了一名宿卫学生。经过六年的刻苦学习,他在乾符元年考中进士,被尊称为“宾贡进士”,并于在唐朝淮南幕府任职。后因战乱和生计等原因,崔致远决定归国。回到新罗后,他受到国王器重并成为新罗王室倚重的栋梁之材,曾担任多个职位,包括侍读、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等。他向当政的新罗国真圣女王敬献《时务策》,呼吁选贤任能,补偏救弊,但未能得到实施。又因此受到保守派的猜疑和排挤,仕途一波三折,最终选择隐居。于乾祐四年(950年)逝世。[7][8]
崔致远在中国唐朝学习、做官16年,写下著名的檄文《檄黄巢书》《桂苑笔耕集》等,并有部分作品载入《新唐书》艺文志,清代的《海山仙馆丛书》及近代《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初编》等都收录了崔致远的《桂苑笔耕集》。[9]崔致远的作品既有汉族特点,又有本民族特色,不仅生动记录了崔致远的生活和交游经历,同时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情景相融的技巧。同时表达了崔致远关注社会现实的创作态度和对人情世态的敏锐观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中朝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10][11]

人物生平

入唐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