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

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
嫁接(grafting)是将植株的一部分组织(枝、芽等)接到另一植株上,使两者融合生长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技术。例如把植株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茎或根上,使二者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或把一段枝条的两端分别接在树皮的病疤上下,用其替代原有枝干的部分功能等。[1]
嫁接愈合成活的基本原理是接穗和砧木形成层或其他组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逐步填满其间的空隙并再分化出新的木质部,向外进一步分化出新的韧皮部,最后砧木与接穗的维管系统连通起来使嫁接产生的新个体能独立生长。[2]用于嫁接的枝条称接穗,嫁接的芽称接芽,被嫁接的植株称砧木,嫁接培育成活的新植株称嫁接苗[3]接穗一般选具2-4个芽的枝段或单芽,嫁接后接穗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砧木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4]
嫁接方法依接穗利用情况,分为芽接和枝接;根据接口形式,分为劈接切接、插皮接等;根据嫁接部位不同,分为根接根茎接等。嫁接时根据植物不同,要掌握其对应的嫁接特点,选择适宜的嫁接时期和嫁接方法;嫁接时可根据植物不同选择适宜的嫁接时期和嫁接方法;嫁接苗是否成活受接穗和砧木的嫁接亲和力、环境、嫁接时期等影响。[4][5]
嫁接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提高抗旱、抗寒等适应性;可防止土传病害,使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延长生育期,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产值;在果树和花木的生产中可还利用砧木来调节树势,使树体矮化或乔化,以满足大众对栽培或消费的不同需求,是在农业种植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人工繁殖技术。[3][6][7]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