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西佗陷阱

来自《塔西佗历史》的定律
“塔西陀陷阱” 是由中国学者潘知常于2007年提出的,用以描述政府在丧失公信力的情况下的困局。[1]
塔西佗陷阱”源自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对罗马皇帝加尔巴的评价,2007年由潘知常在其《谁劫持了我们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书》中首先提出“塔西佗陷阱”,此后这一概念被广泛传播、运用。[4][1][5]潘知常认为“塔西佗陷阱”指任何政府、任何领导人,作为公权的代表,必须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必须紧跟时代大潮,否则就会丧失民心,无论再如何进行努力,都会以失败告终。[3]其产生原因与社会公权萎缩相关,人心向背是“塔西佗陷阱”的关键和根本问题。[3][5]“塔西佗陷阱”必然导致权力中心的产生和公平正义的消失,造成囚徒困境,使社会陷入高成本运行的状态。[3]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提醒全党注意“塔西佗陷阱”。十八大会议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改进作风、推进反腐斗争、健全制度、加强党员干部培训等手法,以破解“塔西佗陷阱”。[6][7]此外,“塔西佗陷阱”在基层治理、大众传媒、政府公信力建构等方面都有实践运用。[2][8][9]“塔西佗陷阱”陷阱对当代中国社会具有启示作用:应尽快健全基层组织、民意沟通平台,并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韩文秀评价“塔西佗陷阱”是中国学者对于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贡献。[5]

定义

2007年中国学者潘知常提出“塔西佗陷阱”,用来描述政府在丧失公信力的情况下的困局。[1]后被诸多政治学者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干坏事,照样被以为是说假话、做坏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