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

松科松属乔木
白皮松(学名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又名蟠龙松、白骨松美人松[1],为松科Pinaceae松属乔木,其原产于中国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陕西等省区[2][3],在世界范围内,引种栽培于韩国、中国;一般生长在海拔为500~1800米的地带上[3],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适宜生长在肥沃深厚、朝阳温暖、排水便利的土壤中[2][6]
白皮松高达30米,幼树皮呈灰绿色,老树皮则呈淡褐灰色或灰白色;针叶,粗硬,先端尖,边缘具细锯齿;雄球花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多数聚生在新枝基部成穗状;球果,通常单生;种子灰褐色[1][2]。花期为4~5月,球果翌年10~11月成熟[1]
白皮松不仅可孤植、对植,而且还可丛植成林或作为行道树,具有极高的观赏性,是传统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园林价值[7][8];其可抗臭氧,还能抵抗二氧化硫和烟尘,在工厂和城市的绿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7][9]。在经济方面上,其木材坚硬、细致,可作为建筑、家具及文具等的制作材料[7]

典籍记载

白皮松在中国最早的记载始于南宋周密的《癸辛杂识·松五粒》中“凡松叶皆双股,故世以为松钗,独栝松每穗三须。”明朝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三针者为栝子松。”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中也记载“三针者为栝子松。”这三部均以三针一束为特点,均证明栝子松就是白皮松;现代林学家陈植校注《长物志》中就记载“白皮松亦称栝子松。”1688年,清初陈淏子在《花镜》解释松名时谓“剔牙,栝子松也。”[10]